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批发市场调研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郭敏)记者日前从赤峰市人大了解到,2024年以来,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主动以“召集人”身份,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探索建立“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切实把机制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特别是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人大代表普遍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和畜禽定点屠宰专题调研,并在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审议意见,推动地方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在党委监督贯通协调机制下,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贯通协调小机制(人大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多次组织农牧、市场监管和公安等部门联席会议,协同推进专项监督工作。在此机制的保障下,针对重点工作成立专项检查和调研组,集中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邀请行业部门专家进行了专题培训。调取了监督贯通协调平台和12345热线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问题线索,梳理了近两年农产品产地监测、流通领域抽检和畜禽定点屠宰管理的监测数据,公开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形成了问题和薄弱环节清单。
在机制的运行中,赤峰既务实又创新: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和三级人大代表协同联动,深度参与专项监督。为了提高了监督的实效,赴6个旗县区(喀喇沁旗、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和林西县)开展实地监督,除了听取专项工作汇报,还检查调研了42个生产经营主体,其中随机抽查了15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喀喇沁旗对全旗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了全市历史上首次质询案,质询之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同步开展多个专项整治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批发市场调研
赤峰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政府公信力不断增强。通过专项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监管效能、治理重点问题、健全追溯体系,监管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喀旗质询案后,喀旗政府迅速整改,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压实监管责任,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担当和作为。同时,各政府职能部门协同更加紧密,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压态势。
二是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通过专项监督,农产品品质持续优化升级,2024年全市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99.85%(同比提升0.26个百分点),畜禽肉制品总体合格率100%,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更安全,赤峰好物进北京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三是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通过广泛宣传、公开征集线索、随机抽检和询问质询,形成了强力的社会震慑作用,切实提高了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畜禽屠宰企业的诚信意识和农产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营造了农产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知晓率97.1%,对本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满意度达到90.5%。